首页 > 行行摄摄 > 列表

鲜水河断裂带:地震带来灾难与美景

2021-04-09 11:51:56   来源:文旅网     作者:李忠东  

  在四川西部,有一条鲜水河断裂带,1700年以来,沿该断裂带发生震级大于6级的地震15次,其中,震级大于7级的4次,最近一次为1973年2月6日发生的7.9级炉霍大地震。历次地震给断裂带沿线的人们带来巨大的损失和刻骨的记忆,甚至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形成独特的地震文化。由于这里地处青藏高原腹地,地表流水侵蚀作用和人类活动影响都很微弱,多期次地震在震区形成的断裂、断陷等地震遗迹被完整地保存,成为国内外最好的地震断裂带遗迹现场博物馆之一。


 
  断陷盆地:地震造就的美丽家园
 
  驱车从丹巴县的党岭乡翻越大雪山山脉北段,然后再穿过玉科草原进入道孚盆地,之后一路溯鲜水河而上。刚刚摆脱大雪山山脉的崎岖高冷和玉科草原土路的泥泞,鲜水河河谷的平阔,让人心臆随之舒展,十分惬意。从道孚县城至炉霍县城,然后溯达曲到达此行的目的地罗锅梁子下的卡萨湖,沿途的地形就像是一节一节的香肠,一段峡谷之后必定是一个开阔的平坝,然后又是一段峡谷和另一个平坝,沿河谷分布的平坝像一个个珍珠,被鲜水河串在一起。
 
  其实,这些平坝都是历次鲜水河断裂活动所留下的断陷盆地。断陷盆地,又称地堑盆地,是断裂活动中的沉降部分,大多呈狭长条状,两侧受断层线控制,边缘经常可以看到三角形的断层崖。由于鲜水河断裂带具有左旋走滑性质,断裂带水平运动时会在垂直方向产生扭曲变形,从而形成一系列的新隆起和小型断陷,在隆起区,河流深切,形成峡谷地貌,隆起之间则形成盆地,峡谷与盆地相间出现。
 
  随着时间的推移,盆地中会充填从两侧山体剥蚀下来的沉积物,形成平阔的平原或积水形成湖泊。中国的四大盆地其实都是断陷盆地,而许多著名湖泊如滇池、泸沽湖、青海湖等都是断陷成因的湖泊,就连世界第一深湖、欧亚大陆最大的淡水湖——贝加尔湖也是断陷湖。沿鲜水河断裂带的断陷盆地,由南东向北西,依次为乾宁盆地、龙灯坝盆地、道孚盆地、虾拉沱盆地、炉霍盆地、旦都盆地和朱倭盆地。流水带来的泥沙以冲积、湖积、洪积形式淤积在地震制造出的广袤空间,堆积厚度甚至达到数百米。群山环绕的盆地最终成为高原最为丰膄肥沃的聚宝盆。这些盆地沉积物是上天赐予的最好礼物,在其他平均海拔超过3500米的地方,早已超出了农业生产的极限高度。但在鲜水河的谷地,却水草丰美、阡陌纵横、村舍俨然。仅炉霍县境内,就有超过10万亩耕地,农业区人均占地近6亩。至今,这里仍是青藏高原的粮仓,被列为全国青稞商品粮基地之一。
 
  在鲜水河呈串珠状的断陷盆地中,唯一汇水成湖的是位于罗锅梁子之下的卡萨湖。卡萨湖的湖面,一半沼泽,一半湖水。碧莹的湖水被包围在绿草、野花之中,天色与湖色交织在一起。秋天,站在湖东的山顶望过去,盆地的各种色彩相互交织混染,制造出斑斓而绚烂的色彩视觉,仿佛进入莫奈浓彩绘就的油画世界。
 

 
  地裂缝:地震留在大地的伤疤
 
  沿着鲜水河河谷向北前行,河谷两侧馒头状的山脉起起伏伏,波澜不惊。这是进入高原腹地之后典型的山原丘状地貌。在圆滑的丘状山体上,有许多沟壑深深浅浅、扭扭曲曲、纵横交错。车窗外一晃而过的山体,就像一张张布满皱纹,饱经风霜的脸。这些沟壑,深浅不定、长短不一,粗看好像是流水侵蚀形成的冲沟。这些沟壑大多分布于大山体的脊坡,宽度几乎相等,明显与流水侵蚀形成的细沟、切沟不同,像是斧子随心所欲所劈。
 
  这些看起来像沟壑的裂隙,就是鲜水河历次地震形成的地震裂缝。以惠远寺为界,可将鲜水河断裂带划分为北西和南东段,北西段主要由炉霍断裂、道孚断裂和乾宁断裂构成,其明显要比南东段更为活跃。据资料,北西段每年以10-20毫米的速度发生移动,受此影响在鲜水河断裂带发生的9次7级以上地震中,北西段占了6次。而其中尤其以炉霍断裂带最为活跃。从航片看,它就像留在大地上的一条伤疤,又平又直延绵数十公里。由于这里地处青藏高原腹地,地表流水侵蚀作用和人类活动影响都很微弱,多期次地震在震区形成了遗迹,保存十分完好,成为国内外最好的地震断裂带遗迹现场博物馆之一。
 
  地裂缝是在地震作用下,地表的岩体或土体产生开裂,并在地面形成一定宽度和长度的裂隙。在鲜水河两岸的山坡上,多期次地震所遗留下来的地裂缝穿山越岭,纵横交错,它们不仅发育在松散堆积物中,甚至坚硬的岩层和山体也被拉开。这些地裂缝或呈X形、Y形、S形,或呈锯齿形、反“多”字形、不规则状,历历在目,蔚为大观。
 
  除地裂缝而外,鲜水河断裂带对地貌的改造十分明显。
 
  断层两侧的山脊、水系、冲沟、第四纪堆积物几乎都受到扭错。在河谷两侧,可以看到多条支流水系出现同方向、同角度的统一弯曲,有些水系甚至扭成肘状弯曲。频繁而强烈的地震活动,还在鲜水河两岸形成复杂多样、相互重叠的地震遗迹。如地震沟、断头沟、断尾沟、断塞坑、地震鼓包、地震滑坡、地震塌陷等,它们记录了鲜水河断裂带的每一次颤动,是历次地震留在大地上的珍贵档案。
 
  糜棱岩石:地震制造的奇观
 
  鲜水河两岸,常看到一种灰绿色的岩石,它们顺河谷延伸,当地老乡最初以为是煤层,开采回去后却怎么也不能燃烧。岩石几乎都很软,在流水的冲刷下,往往成条带出露,十分醒目。这种岩石就是糜棱岩,发育断裂带上的一种特殊岩石。它是由于岩石受到断裂构造影响遭受强烈的挤压,破碎成粉末状后,再胶结重新形成的一种变质岩。这种岩石常常沿断裂带分布,往往成为寻找和识别断裂带的重要标志。鲜水河断裂形成的糜棱岩带长达上百公里,由于青藏高原隆升因而这些构造运动形成的变质岩被暴露出地表。胶结疏散的岩土,在流水冲刷、风雪铲刮、重力崩塌等风化作用下,在局部形成了状若石林的景观。其中,尤以道孚县八美镇出露最为集中和壮观。
 
  八美石林,是一个著名景点。说它著名,是因为几乎所有有关川藏线的旅游资料上都会提到它。它就在川藏公路的东侧,很多人都远远地打望过它。人们似乎对于它旁边的亚拉雪山和塔公草原更感兴趣,对普通游客来说,八美石林是一个不太容易看懂的景观,那是大自然建造的迷人风景。
 
  崩柯:因地震而兴的美丽建筑
 
  炉霍县志记载:“解放前,炉霍旧县城设在现新县城南面的半山坡上(老街),相距新城5000米,旧县城原为章谷土司之官寨。”清嘉庆二十年(1815年),土司官寨修筑在寿灵寺的地基上,而寿灵寺则在旧县城遗址。次年炉霍发生大地震,县城震毁,官寨土司则与寿灵寺商妥易地修建,自此旧县城建在土司官寨遗址上。
 
  民国12年(1923年)炉霍又发生大地震,土司官寨遭毁灭及火灾,官寨又重建。直到民国十三年(1924年),炉霍县知事修建公署坐落于土司官寨东端,即为县城。后一直为旧县府驻地直到被人民政府接管。”
 
  这段略显零乱的文字传达出一种信息,土司官寨、县城、寿灵寺都是在地震中毁了又建,建了又毁,而且几乎无论搬到哪里都免不了震毁再重建的结局。鲜水河断裂带除了带给这里平阔的盆地、丰饶的土地、富庶的物产,也常常带给人们麻烦,有时候需要付出高昂的代价,甚至是家毁人亡。
 
  梁思成先生在《中国建筑史》开篇序言中说:“建筑之始,产生于实际需要,受制于自然物理,非着意创制形式,更无所谓派别。其结构之系统,及形式之派别,乃其材料环境所形成……”纵观康巴藏区的藏式民居,大多为乱石垒砌或土筑而成,唯沿鲜水河谷,大量采用全木结构或木石结构,木结构的房屋远比土石结构的房屋更加抗震。这也许就是“乃其材料环境所形成”的独特结构,是顺应自然物理的智慧选择。经过一次一次的改进,沿鲜水河断裂带,最终逐渐形成一种非常特别的防震建筑——“崩柯”。
 
  “崩柯”在藏语中意为“木头围起来的房子”。这种建筑又称“箱式建筑”,是一种框架式木结构建筑,一般为二层或三层,底层关牲畜,二层人居。这种建筑内部结构全部是由木材穿插组合拼接,建筑学称之为“井干式”。
 
  “崩柯”建筑的防震效果在多次地震中得以验证。2011年4月10日,炉霍发生5.3级地震后,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和四川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总站对震区的具有藏区风格的藏民自建房进行了建筑工程震害调查。经调查,在此次地震中,木结构的崩柯完好无损。而非木结构的土石围墙则大量出现裂缝、斜歪、垮塌等震害。
 
  由于全木结构需要大量木材,成本很高,且不环保。近年来采用石砌墙、夯土墙作为底层,以全木材作为上层的二层平顶楼房的“崩科”成为主流。这种建筑尽管在遭遇8级地震时,底层围护墙可能垮塌,但整个建筑不会发生倾覆,最大程度上保证了人员的安全。
 
责任编辑:胡鉴

上一篇:普昌梯田:水做的等高线
下一篇:找寻不一样的丹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