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旅访谈 > 列表

司马相如 文脉侵染蓬安山水

2019-07-09 15:55:50   来源:文旅杂志     作者:蒋蓝  

  司马相如(前179-前118)
 
  字长卿,因仰慕战国时期赵国的政治家蔺相如的人品,更名为相如。他是西汉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其《子虚赋》《上林赋》等为汉赋的典范,有“辞宗”“赋圣”之称。
 
  几年前,河南大学教授王立群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讲《史记》,讲到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经王先生求证,司马相如似乎成了骗钱骗色的登徒子,卓文君也就成了被勾引的良家妇女,罩在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头上的爱情故事的光环似乎黯然失色了。这让很多巴蜀文化爱好者不满,著名学者钱玉趾就曾写出《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情爱原型与现代判定——兼与王立群先生商榷》,予以批驳。
  “桑梓”的滥觞之地
 
  蓬安县因获认定为“司马相如故里”的国家命名之后,平息了原有的出于考据的误解与利益冲撞而起的争议。四川省历史学会会长谭继和指出:《史记》概略提到相如为蜀郡成都人。然而,在巴乡北域、渝水之滨,相如县设置了870年之久,治所即蓬安利溪镇的两河塘,亦属一段真实历史。武周万岁通天二年(公元697年),县衙迁至陵江镇(今蓬安县锦屏镇),距两河塘二十华里的嘉陵江畔。
 
  蓬安县拥有至今可以寻迹的“蓬州古八景”:琴台夜月、马鞍樵唱、赤壁晴云、嘉陵晚渡、牛渚渔歌、五马排空、广慈晓钟、双蓬叠翠,除“双蓬叠翠”属当时蓬州所辖的营山县之外,其余七景俱在现在蓬安县境内。这些都是蓬安县底蕴深厚的历史见证和宝贵财富。至今保存完好的古街数条,古迹众多。历经千年风雨,相如故城仍保留有文庙、武庙、城隍庙、玉环书院、龙神祠等,而且是嘉陵江畔唯一一座州县同治的古城。
 
  蓬安宝地,为何独获古人青睐,先后赐予“相如县”“相如别业”“长卿桑梓”等称谓呢?这必有其因。明代学者曹学佺《蜀中广记·蜀郡县古今通释》云:“梁天监中置相如县,长卿桑梓也。”其实,第一个敢站出来与司马迁“叫板”的人,是清代到四川为官的山东籍诗人王培荀(公元1783―1859年)。他在《听雨楼笔记》写道:“人皆以相如成都人,实今之蓬安人,后迁成都,又居临邛,三处皆有琴台。蓬州隋之相如县,以相如所居之地命名。”徐才安《司马相如三论》也认为:《史记》所述司马相如为成都人的说法值得商榷。
 
  《史记》说:相如“少时好读书,学击剑......以赞为郎”(意思是:用出钱的方法在朝廷获得“郎”的官职),当时他的家都在蓬安,说明他在蓬安有相当殷实的家业。“郎”是战国、秦汉时帝王侍从官的通称。司马相如的具体职务是“武骑常侍”,买得这样的官职花钱不会太少,说明相如家有极强的经济实力。
 
  其实,司马相如的祖先,可能是公元前316年秦国大将司马错占领巴蜀时,伴随司马错而入蜀的一支族亲。当然,他的远祖也可能是被秦国灭掉的赵国贵族,国破后举家流亡巴蜀。他随父亲在蓬安生活到7岁,才迁居至成都。
  蓬安地处嘉陵江中上游,嘉陵江属长江中最大支流,发祥于秦岭山脉西麓。作为发祥于秦岭、归流于重庆市区的著名河流,地处嘉陵江中上游就意味着蓬安境内的嘉陵江段应是一段水清鱼美的碧波荡漾之乡。蓬安生态优美、文化厚重,嘉陵江流经境内89公里,在此留下“最美身段”,造就了生态优美的诗画田园,孕育了恢宏博大的汉赋文化、自由浪漫的爱情文化、兼收并蓄的农耕文化和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传承了《船工号子》《婚嫁歌》、蓬州锦绣等优秀的四川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由此可见,自古以来的蓬安就是一处物产丰美、令人流连忘返的美丽水乡,不然,何以能招来凤翥龙翔?尤其是司马相如与卓文君,双双翩然而至,进一步点染了蓬安的神韵。
 
  相如故里称“嘉陵第一桑梓”。在这片神奇而美丽的土地上,辞宗赋圣司马相如开了把巴蜀文化纳入华夏视野的先河。当年,红四方面军在此地金戈铁马,战功赫赫,伴之以周子古镇的古韵悠悠,龙角山俊秀巍然,相如故城历史久远,日月二岛犹如打开的仙境,百牛渡江更成为当今的生态奇观......
 
  相如故里周子古镇号称“嘉陵第一桑梓”,2006年为纪念司马相如更名为“相如镇”。它紧靠蓬安新城,嘉陵江在这里向东拐弯,周子古镇就坐落在大弯凸部的山凹,可谓依山傍水。由于江流在此拐弯,流速减慢,水面开阔,极目远眺,烟波浩淼,使人豪气顿生。
 
  古时,勤劳淳朴的蓬安人常在自家的房前屋后种植桑树和梓树,因此,人们便将“桑梓”演绎为“家园、故园、故乡”之寓意。“嘉陵第一桑梓”的含义,实际就是指天下第一才子司马相如的第一故乡之含义。
 
  周子古镇兴于唐宋年间,历经千年风雨沧桑,孕育了厚重独特的嘉陵江坡形码头古镇文化。至今周子古镇内的古民居院落群依旧保持明清以来的原生状态,属于典型的原生态民居式古镇。镇内庙宇高踞,古意盎然,雕梁画栋,古韵悠远。现保存完好的具有明清风格的穿斗式木结构建筑3000余间,原生态古民房沿着一千米长、五米宽的石梯两侧布局,首尾相连,错落有致,粉墙黛瓦,各具情调。三条主街星罗棋布镶嵌其中,置身其中,仿佛穿越了大汉的幻境......
 
  钟情门
 
  当我走近“嘉陵第一桑梓”入口大门时,我发现一道与众不同的奇特大门,此门名曰“钟情门”,共有35根立柱。据史料记载,司马相如与卓文君恩爱生活26年后,司马相如辞世,卓文君在思念中度过了9年,其后也追随司马相如而去。这35根柱子,就是家乡人民纪念他们35年忠贞不二恩爱情感的载体。柱基上,雕刻着汉代文化元素符号,展示着令人神往的大汉文化。
 
  走进钟情门,你便步入风光秀美的滨江文化休闲区。文化休闲区位于嘉陵江东岸山水之间约一千米长的狭长地带,宛如飘洒的裙带,这里既是近距离观赏嘉陵江和水平眺望对岸漫滩湿地江上田园风光的最佳位置,也是进入周子古镇景区的重要通道。
 
  古码头迎面有一座四层财神庙,高二十余米,塑有金蟾一对,口含金币面江而望,卧于金银元宝钱堆中。这座庙是后来重建的,但在山顶望去,十分抢眼,成了周子古镇的标志性建筑,堪称“嘉陵江畔第一楼”,正所谓“一条襟带隔蓬州,数里平沙接渡头。云里鱼鳞锦上市,镜中蜃气水边楼。牛毛漩急滩声壮,龙角山高树影幽。遥想爱莲人已古,光风霁月至今留”。穿过财神楼后,出现一条古街,这就是周子镇古意盎然的下河街。另外,还有新华街、红军街、顺河街、上河街等。这些街都不宽大,我觉得最有诗意的是下河街,这条街是通往码头的通道,青石板铺就,坡度平缓,偶有石阶横在面前,供搬运货物的苦力歇脚。两边是青瓦木屋,热闹非凡。
 
  美景润生浪漫情
 
  坐在路边老茶馆里品茶,我买了一本李孝中、侯柯芳编著的《司马相如作品注释》,一边品读,一边怀想司马相如的心情。
 
  关于司马相如的赋论,最为独到之处是被分为“赋家之心”与“赋家之迹”。“赋家之心”指的是“文心”,是性灵,是赋家的本性、心灵与眼界、境界。“赋家之迹”指的是创作的路径和方法,指的是对“文心”的“雕龙”手法。赋家之心与赋家之迹,构成相如浪漫主义文学的根基,开启了伟大的巴蜀文学浪漫主义的传统,对今天巴蜀文学的现代化亦有着重要的启迪作用。
  我呼吸司马相如故里的浪漫与诗韵,沐浴迎嘉陵江风飘扬的激情与魅力,家园的柔情在硬语盘空之中,莹莹生辉。这时,有人在塔楼上随丝竹而唱:“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凰。时未遇兮无所将,何悟今兮升斯堂!”两人的爱情故事仍在这条街上流传着,似乎这里特别容易发生这样的故事,备下一些地方以让那故事延续。那地方或是回廊曲转或是深树幽幽。细看时,还真有年轻人隐入其中。
 
  相如镇为什么古称周子镇,与一位大名人有关。
 
  很多人不知道,宋代思想家、哲学家、理学大师周敦颐(公元1017―1073年)曾来蓬安讲学,其创办的濂溪书院至今仍在,后因周敦颐而得名。周敦颐的《爱莲说》在此被留存纪念,爱莲池畔忆周公,那高风亮节与散文的高妙至今仍回荡在文人墨客的耳畔。《爱莲说》情文并茂,是中国古代一篇著名的奇思妙文,是世人所公认的杰作。特别是其中“出淤泥而不染”的名句,象征了一种崇高的品德,因而令后人反复吟哦,既成为志士仁人树德立志的座右铭,更是对司马相如、卓文君神仙眷侣的写照。
  浪漫的传奇,就这样得到了传承和延续。
 
  可以说,正因为司马相如、卓文君酝酿的爱情之酒香飘万里,才使得历代彪炳青史的文人墨客对蓬安频频眷顾,使蓬安的历史文化更显源远流长。浪漫的是爱情,夫妻生活却是和睦的平淡的,唯有这样才显得真实;正因为是真实可信的,才值得后人推崇和缅怀。他们彪炳千古的爱情向后人揭示一个道理:浪漫孕生非凡,和睦就是伟大,曲折蕴涵完美。
 
责任编辑:杨君

上一篇:阆中人落下闳 开启春节文化新纪元
下一篇:彭杨迪 南充是我心中最美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