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旅观察 > 列表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背景下 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研究

2021-07-05 17:02:10   来源:文旅网     作者: 

  摘要
 
  围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川渝两地文旅部门共同提出以巴蜀文化为纽带,以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为突破,通过川渝两地文化旅游资源整合,合力打造巴蜀文化旅游走廊,使之成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是一条经济文化走廊,本文从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的理论基础和现实基础入手进行分析,针对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目前存在着市场主体参与不足,市场机制作用尚未充分发挥;巴蜀文旅特色不明,巴蜀文化内涵尚待系统挖掘;巴蜀共同品牌缺乏,巴蜀文旅品牌尚需合力打造;跨域资源整合不够,文旅消费体验尚待优化提升等问题,提出促进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的建议。
 
  关键词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巴蜀文化旅游走廊
 
  资源整合
 
  2020年1月3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决定,大力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川渝两地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巴蜀文化的支撑,2020年4月,川渝两地文旅部门共同提出携手打造巴蜀文化旅游走廊,通过整合川渝两地文化旅游资源,力争在传承巴蜀历史文脉、彰显城市精神、开拓文化旅游新市场、推动文化产业转型、开创文化贸易新的增长点、增强文化交流合作等方面协同发力,共建具有国际范、中国味、巴蜀韵的世界重要文化旅游目的地,使之成为成渝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
 
  一、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的理论基础和现实基础
 
  (一)理论基础
 
  系统论认为,事物在客观运动过程中通常会表现出较强的规则性、有序性、稳定性和一定的因果关系,事物通过不断调整整合达到整体效应。整合是指系统内部不同的组成部分、不同的构成要素相互协调统一,在量上不断扩张,不断吸收融入新生事物,同时在系统内部组织结构中不断进行自我调整,使系统由无序转变为有序,本质上也是运作方式的转变。基于战略思维的角度,整合可以统揽全局,善于把握事物发展总体趋势和方向,取得各个事物合作的效果超过单独效果的叠加。基于战术选择的角度,增强竞争优势,整合可以优化的资源配置,并通过配置与需求的平衡有机协调结合,达到最优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协调”和“一体化”可以替代“整合”,但“整合”的容量和力度更大,既包括了整合者的相互协调,还包括它们之间的磨合、调控、约束甚至限制。重新整合区域经济要素,优化区域内外资源配置,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格局,最终达到更好的发展效果,这一理论奠定了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的理论基础。我国旅游业市场竞争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从最初的资源竞争到产品竞争、产业竞争,再到区域旅游经济一体化的联合竞争,新发展格局下我国旅游业发展的主要趋势已经变为创新与区域联合。因此,在文旅融合的新时代背景下,川渝两地共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能够通过整合川渝两地文化旅游资源,深入挖掘巴蜀文化的内核,促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迭代文旅新业态,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这既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旅游高质量发展关键之举,又是实现文化高效能传播的有效路径,也是实现各方共谋多赢的内在要求。
 
  (二)现实基础
 
  建设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国家重大政策是机遇,文化旅游资源是基础。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是一条经济文化走廊,四川、重庆共建共享具备一定的现实基础。
 
  1.巴蜀文化同根同源、优势互补,具备资源融合基础
 
  长江上游主要支流岷江、沱江、赤水河、嘉陵江、乌江等流经川渝全境,孕育了独特的古代巴蜀文明。与中国其他地域文化,如中原文化、西域文化、吴越文化、燕赵文化一样,巴蜀文化也是华夏文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犹如一条华夏文明的脐带,一头连着最古老的人类起源,一头连着最古老的民族起源。巴山蜀水的旅游人文意义,具有华夏源头崇拜的伟大意义。巴蜀文化有两支子文化,即巴文化与蜀文化。在数千年来的演进过程中,同根同源性使得巴文化与蜀文化互相接触、交流与认同,彼此渗透,优势互补,逐步融合,形成了一个亲缘相近、刚柔相济、相反相成、相辅相依,同时又保留了各自特色的紧密联结的巴蜀文化共同体。深植两地血脉中的巴蜀文化共识和文化认同,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提供了融合基础。
 
  2.巴山蜀水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具备资源共享基础
 
  从古至今,巴蜀一带都是让无数人向往的神秘地带,自然山水风光壮丽、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民族风俗淳朴自然,自古以来就有着“巴山蜀水”之说。巴山蜀水,各美其美,美美与共。近年来,川渝两地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发展,把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来培育,两地景区建设和发展速度都显著加快。目前,川渝地区有世界自然遗产4项、世界文化遗产2项、世界自然文化双遗产1项、世界地质公园3处、5A级景区21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5个,四川“天府三九大、安逸走四川”和重庆“山水之城、美丽之地”的旅游形象日益深入人心。2019年四川省接待国内游客7.51亿人次,接待入境游客414.78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1594.32亿元;重庆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6.57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5739.07亿元。2020年在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影响之下,川渝文旅产业也显现了强劲复苏势头。文旅资源的有效开发、文旅产品品质的不断提升、文旅产业的蓬勃发展,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的建设提供了共享基础。
 
  3.巴蜀旅游通达便捷,市场互联,具备资源整合基础
 
  目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旅游交通网络基本搭建完成。区域内城际交通网络四通八达,机场、高铁动车和高速公路把川渝两地紧密连接在一起,目前拥有的高铁线路(包括动车)有成绵乐、成渝、成遂渝、达成、西成、成灌铁路,渝万高铁等,基本覆盖了两地的城市群落,大多在两三个小时交通圈内,未来规划线路会连通经济圈的各个区市县。尤其是核心双城成都和重庆之间目前每天铁路交通达到104趟,其中高铁(包括动车)就有96趟,发车时间从6:40到23:32,耗时最短1小时13分,最长2小时24分。水路有成都(乐山)港、重庆港,机场有成都双流国际机场、重庆江北国际机场,还有在建的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即将开工的乐山机场,无论是境外游客还是国内游客,进入该区域都非常便捷。
 
  四川旅游和重庆旅游同根同源,在旅游资源和品牌方面虽然有着一定的重叠性,但也有着很强的差异性和互补性,市场互联是必然的选择。“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国家战略出台后,川渝合作从不同层面、不同领域加速推进,更直观地体现在川渝文化旅游合作中,从网上热搜的“宽洪大量”组合,到成都、重庆融创文旅城“C位出道”,隔空撒糖的旅游“双人组”频现,逐步形成了一个多元化的整体,共同成为国内外游客瞩目的焦点。巴蜀旅游通达便捷,市场互联,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的建设提供了整合基础。
 
  二、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目前存在的问题
 
  自2020年4月川渝两地提出携手打造巴蜀文化旅游走廊以来,两地政府高度重视,从成立专项工作组,到出台《推动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工作机制》《深化四川重庆合作推动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工作方案》《深化四川重庆合作推动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2020年重点工作》等文件,协助国家层面编制《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规划》,再到联合社会力量成立巴蜀文化旅游推广联盟,一年来成效显著,但目前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存在着以下的问题:
 
  (一)市场主体参与不足,市场机制作用尚未充分发挥。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是一条经济文化走廊,既有资源概念、空间概念,更有市场概念。推进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需要从政府和市场两个层面共同发力。然而目前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主要靠政府推动,市场主体参与不足,市场机制作用尚未充分发挥。主要表现在:一是市场主体薄弱,尤其缺乏文旅龙头企业;二是市场主体参与机制不健全。
 
  (二)巴蜀文旅特色不明,巴蜀文化内涵尚待系统挖掘。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是以巴蜀文化为灵魂,通过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实现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由于巴蜀文化研究是建立在以考古学和古文献为主要材料的基础之上的,加之跨行政区协调上的高度复杂性,目前巴蜀文化的内涵一直未形成系统性挖掘,文献缺失,研究、提炼、挖掘不够充分,曲高和寡,众多优秀的巴蜀文化尚未得到很好彰显。巴蜀文旅特色不明,川渝两地共推的文旅产品多为荟萃式拼凑,没有凝练巴蜀文化主题,尚未形成具有代表性的巴蜀文化旅游品牌和文化旅游IP。
 
  (三)巴蜀公共品牌缺乏,巴蜀文旅品牌尚需合力打造。川渝两地山水相依,人文相亲,交通相连,文化旅游资源禀赋丰富,虽然各自文旅产品多样,涵盖了城市、乡村、文化、生态等多种形态和康养、研学、节事、体育等多种业态,且品牌较多,但繁杂产品体系极易割裂区域主题形象,出现两地旅游产品同质、景点线路碎片化、宣传营销恶性竞争等问题,因而需要依靠统一的品牌和鲜明的形象进行引领和整合,目前巴蜀公共品牌缺乏。
 
  (四)跨域资源整合不够,文旅消费体验尚待优化提升。一条巴蜀文化旅游走廊,串起了“双城”,让景区互联、游客互通、消费互动。但是,目前川渝地区旅游者体验质量不高,受到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从客观上来看,川渝两地文化旅游业区域发展不协调、结构不合理;产品特色不足、服务品质不高、消费者体验性和参与性差;公共服务设施标准不一,水平参差不齐;创新力不足、产业链不聚集。从主观上来看,巴蜀文化旅游走廊的文化旅游资源管理仍然存在多头管理现象,跨域资源整合进行统一组织开发与协调难度较大,文化旅游一体化发展成本共担和利益共享机制尚未破题。
 
  三、促进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的建议
 
  (一)充分激发市场主体参与活力。一是培育壮大一批文旅龙头企业。做大做强省级、市级国有文旅企业,打造主业突出、产业链完整、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型现代文旅产业集团。实施重点民营文旅企业扶持计划,支持文旅领域众创空间、企业孵化器、创业平台等载体建设,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建设创新创业综合服务中心,鼓励返乡大学生、农民工、工商业界人士、艺术家、自由职业者投身文化和旅游发展。通过品牌打造、项目带动、政策扶持、技术支撑等措施,扶持若干重点民营文旅龙头企业发展。二是健全市场主体参与机制。政府应当从引导、鼓励两地市场主体积极开展交流合作,过渡到为市场主体资源开发、线路打造、产品结构设计、艺术创作、品牌建设等方面提供总体规划、规范、指导,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把发展的主导力量归还旅游市场和文旅企业。
 
  (二)系统挖掘巴蜀特色文化内涵。一是打破行政区域边界的机制束缚,共建巴蜀文化研究机构。川渝两地共建巴蜀优秀传统文化专门研究机构,加强巴蜀文化学术研究,建设以高校为基础的巴蜀古文明研究中心、巴蜀文化研究院等研究机构。二是坚持以“彰显文化内涵、弘扬文化精神”为根本原则,系统研究挖掘巴蜀文化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时代价值。
 
  (三)合力打造巴蜀文旅公共品牌。一是注重巴蜀文化的“活化”利用。强化创新创意,用好用活历史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商贸文化、都市文化五大特色文化,做大做精做强特色旅游品牌,提升消费价值,激发消费活力,提升巴蜀文旅知名度和美誉度。二是实施“巴蜀情”“巴风蜀韵”区域公共品牌培塑、巴蜀文创产品开发工程,在线路打造、产品开发、资源保护等方面共同培育巴蜀文化旅游公共品牌。三是充分发挥“巴蜀文化旅游推广联盟”资源优势,联合开展营销推广,共塑文旅品牌。
 
  (四)整合提升巴蜀文旅消费体验。一是立足文旅融合,打造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全域旅游发展大格局。在空间布局上,按照“全景化打造、全地域覆盖、全产业融合、全领域互动、全社会参与”的原则,整合全域文化旅游资源,优化全域旅游空间布局。在体制上,完善跨区域文旅融合管理合作机制,强化“一盘棋”思想、贯彻“一体化”理念,共同打造精品文旅线路、文旅品牌、文旅公共服务体系;二是培育富有巴蜀特色的多元消费形态。支持川渝培育“巴蜀文脉”人文旅游、“巴蜀风韵”民俗旅游、“巴蜀脊梁”红色旅游、“巴山蜀水”生态康养、“巴蜀乡愁”乡村旅游、“通识巴蜀”科普研学、“创意巴蜀”文旅创意、“潮玩巴蜀”都市文娱、音乐美术“艺术双星”等多元消费形态,全面引领文旅新消费,营造消费新场景,扩大文旅消费内容;三是加快文化旅游科技全产业链发展,丰富消费体验。抓住数字转型、智慧升级的契机,全面推进以新科技驱动的服务创新。加强5G、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科技与文化旅游相结合,主动打造“云上旅游”、智慧景区、“云博物馆”等项目,让广大游客享受高品质、个性化、科技感强的巴蜀文化旅游新体验;推动建设川渝统一公共数字文化平台,逐步实现区域公共数字文化资源联动共享。联袂打造“智游天府”和“惠游重庆”文化旅游公共服务平台,持续推进川渝城市群无障碍旅游合作。
 
  四、结语
 
  作为巴文化和蜀文化的发源之地、融合之地、传承之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不仅是成渝双城的“经济圈”,也是成渝双城的文化圈、生态圈、旅游圈。巴山蜀水,山山水水相依相连,各具特色却又相互融合。秉持“巴蜀一家亲”,下好“川渝一盘棋”,通过“文旅融合”为先手棋,以高水平规划引领高质量发展,共同提升川渝两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推动“巴蜀文化旅游走廊”走向世界文旅高地,成为成渝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
 
  参考文献
 
  [1]李后强.奏响新时代巴山蜀水大合唱[J].当代县域经济,2021.1
 
  [2]刘旗.协同打造高品质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全力助推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J].重庆行政,2020.12
 
  [3]胡越英.打通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助力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N].成都日报,2020.10
 
  [4]张飞.基于资源整合理论的徽文化旅游圈构建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07.9
 
  作者简介
 
  罗眉,四川省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副教授
 
  艾小静,四川省委党校在读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王美裕

上一篇:四川省遂宁市市文化广电旅游局组织开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座谈会
下一篇:康养旅游发展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