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播报 > 列表

建设古蜀文化名城 德阳打算这么干

2019-08-08 11:04:29   来源:四川新闻网     作者: 

  广汉的三星堆、罗江白马关、旌阳德孝文化……目前,德阳正在大力发展文旅经济,加快建设古蜀文化名城。为此,德阳将紧紧围绕“一核、两带、五区”发展格局,优化文化旅游产业空间布局,不断提升产业集聚化、差异化发展水平。到2025年,把德阳市建设成为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文旅产业深度融合的古蜀文化名城和旅游特色精品目的地。
 
  优化文化旅游产业空间布局
 
  建成“一核、两带、五区”发展格局
 
  刚刚在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中,三星堆“秀”了一把,又将迎来52级动画《三星堆荣耀觉醒》……如今有关三星堆的文创产品越来越多的走向大众的视线。
 
  根据加快建设古蜀文化名城的规划,对于三星堆的发展规划,德阳也将有大手笔的打算,那就是建设“三星堆国家大遗址保护利用核心区”。推动古蜀文明学术研究体系建设,加大考古发掘研究及文物的保护展示,提升古蜀文明阐释和利用水平,建成全省标志性引领性枢纽项目,做强古蜀文化名城核心支撑,发挥对全市文旅经济发展辐射引领作用。
 
  “三星堆国家大遗址保护利用核心区”是德阳规划的文化旅游产业空间布局的“一核”,另外还包括“两带”和“五区”。
 
  “两带”包括建设沿龙门山山地养生度假文旅产业带,构建以什邡、绵竹沿龙门山区域为主体的观光游览、户外探险、冰雪运动、科研考察、中医药康养、避暑度假产业带;环龙泉山山地户外运动休闲文旅产业带,构建以中江、罗江、旌阳和广汉沿龙泉山区域为主体的山地户外运动、田园生态休闲、水上观光体验产业带。
 
  “五区”则是在旌阳建设德孝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区、在罗江建设三国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区、在什邡建设雪茄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区、在绵竹建设年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区、在中江建设为黄继光为主的红色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区。
 
  开展重点工程
 
  推进古蜀文化名城建设
 
  围绕“一核、两带、五区”文化旅游产业空间布局,德阳将开展区域合作拓展工程、业态创新培育工程、发展主体壮大工程、特色品牌推广工程、基础配套提质工程。
 
  围绕“三九大”,推进品牌共建、宣传共推、市场共享、项目共进、人才共用,聚力打造一批四川文旅“拳头”产品。围绕“大成都”,重点开发休闲康养、山地运动、年俗年味、温泉度假等产品,做优假日经济,形成与成都协同发展、错位发展的态势。围绕“大遗址”,推进三星堆博物馆新馆建设,推动三星堆金沙遗址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打造集遗址观光、文化体验、研学旅行等于一体的主题文化旅游综合体。
 
  在业态创新培育工程上,建设一批农业示范园、森林公园、特色小镇;打造一批科技旅游综合体、中医药旅游示范基地、体育旅游线路;打造一批交通旅游产品,重点推动G108、天府大道北延线、串联各县(市、区)的旅游通道等一批路景相融的示范试点工程建设。利用东汽、金鑫、冶轴等工业遗址,建成一批工业遗址公园、文化创意园区和体育运动综合体。同时,以“文化+”“旅游+”融合创新产业为支撑,形成“古蜀文明世界遗产”旅游线、蜀道三国文化旅游线等8大精品旅游线,九龙山—麓棠山—中国玫瑰谷旅游度假区、蓥华山—红峡谷—钟鼎寺康养度假区等9大景区集群。
 
  发展主体壮大工程。重点引进孝泉文化古镇、川西红枫岭、凤雏文化产业园、仓山古乐小镇等储备项目,加快建设中国玫瑰谷、雪茄小镇、天府冰雪世界、石林谷等项目。支持蓝剑包装、银谷集团、德阳杂技团、乐途旅游等一批文化和旅游骨干企业做大做强做优,扶持一批“小而美”“小而优”的小微文化旅游企业,培育一批特色餐饮、旅游民宿、文创产品等新型文旅企业。确保到2022年创建2个天府旅游名县命名县,力争2025年5A级景区和国家级文化(旅游)产业示范园区实现零突破。
 
  特色品牌推广工程。加强与国内外影视、文化、互联网等公司深度合作,开发三星堆主题文化创意产品,打造世界级文化IP。鼓励德阳杂技团、歌舞团等本土文化院团创作一批文艺精品,参与国际文化交流。提升三星堆戏剧季、面具狂欢夜、绵竹年画节、广汉保保节、中国罗江诗歌节、川菜川剧文化周等旅游节会活动的规模和影响力,构建“月月有活动、季季有节庆、年年有品牌”的节会营销格局。办好四川国际航展、中国全地形车(ATV)锦标赛、中国自行车联赛等重点赛事,推动“赛事+旅游”成为德阳文旅新名片。
 
  基础配套提质工程。推动旅游景区、旅行社、旅游住宿、旅游厕所等领域标准化建设。加快建设图书馆、博物馆等文化场馆,推进县级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错时延时开放保障机制。保护利用德阳文庙、钟鼓楼、德阳石刻等历史文化建筑,以一流标准整合打造城市文化景观体系。推动游客集中区域设立一站式游客服务中心和旅游咨询服务中心,深入实施旅游“厕所革命”行动计划,5年新建、改建旅游厕所200座以上。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实现车站到主要景区的公共交通无缝对接,构建“快进慢游”交通网络。
 
  责任编辑:张佳

上一篇:“三国寻踪”游 串起多地文旅资源的背后
下一篇:世警会今日在蓉开幕 81个国家和地区逾万名运动员及家属完成注册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