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研学旅行 > 列表

什么是自然教育?

2020-11-27 15:42:24   来源:发现自然     作者: 

 
  自然教育
 
  国外早就有之,国内古来重视
 
  「自然教育,貌似是一个比较新鲜的词汇,但是这件事情本身并不是全新的。」
 
  >>在国外,自然教育相关的理念和思想其实早在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时期就已开始萌发。而现在,在欧美和亚洲日韩等很多国家与地区则成为了幼儿园阶段教育中非常重要的基本组成部分。
 
  >>当你去到德国、芬兰、挪威和丹麦,你会看到孩子们的一天中一定有很长的时间是在户外真实的自然环境中,甚至是野外的森林中进行活动和学习。
 
  国外的相关实践已经表明:自然是孩子最佳的学习场,自然教育能够促进孩子更加全面和综合的发展。
 
  国内虽然目前在自然教育实践方面落后于国外,但是对于自然和自然教育古来就非常重视。
 
  道家早就有“师法自然”的说法,提倡以自然为师。
 
  而到了近代,中国著名的幼儿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就曾经提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我们应该向大自然学习”。
 
  处于同时代的张雪门、陶行知等伟大的教育家也都表达过类似的观点。
 
  可惜的是,随着中国逐步的工业化和现代化,我们的一些优良传统反而丢失了。
 
  现在,当我们再来谈论和实践自然教育,其实并不是要另起炉灶,而是重新出发,是一种回归,是一种重拾曾经的美好的行动。
 
 
 
  孩子生而具有自然的本能
 
  天生就有“亲生物性”
 
  追溯人类进化的历史,从南方古猿到直立人再到智人,即使我们已创造了高度发达的社会文明,从自然属性来讲,我们都是动物。
 
  即使到了今天,「我们每个人身上都带有“动物”的某些本能属性,这种本能属性也可以称之为自然本性或自然本能。」
 
  也正因为如此,每个人都喜欢亲近自然,待在自然的环境中总是让我们更放松与愉悦。
 
  「相比于成人,自然的本能和本性,在孩子身上表现得更为纯粹。」
 
  成年人历经几十年的成长,常常会被逐渐的“社会化”,天生的“自然性”被隐藏了起来,甚至某些方面被磨灭。
 
  而孩子还未经“开化”,“自然性”更加的明显。
 
  孩子需要回到真实的自然中去,因为那才是更贴近他们本性和心灵的场所。
 
  在那样的场所中,孩子的本性才能等到更好的释放,他们的自然潜能才能得到更好的激发。
 
  
 
  现实是,我们的孩子,尤其是城市孩子处于“自然缺失”危机中
 
  美国资深记者、作家和儿童权益倡导者理查德.洛夫先生2005年在其著作《林间最后一个小孩》一书中,首次提出了“自然缺失症”这一概念。
 
  「所谓“自然缺失症”,并不是一种真正的病症,而是指一种现象,一种我们的孩子们越来越与自然疏离的现象。」
 
  理查德.洛夫先生和他的团队,通过长期的追踪研究之后发现:
 
  当我们的孩子远离自然,与自然产生疏离时,会带来一系列的身心问题。
 
  比如说大家都比较了解的肥胖、近视、注意力紊乱、感官能力失调,乃至情感淡漠等。
 
  而反过来,那些经常和自然接触,经常在大自然中活动的孩子,在身体健康、社会交往能力、情绪情感处理能力,乃至认知思维等方面的发展都更好。
 
  其实,还有很多很多的研究都从不同的方面得出了类似的结论,那就是:
 
  当孩子远离自然,孩子很容易出现诸多生理和心理方面的问题。而当孩子亲近自然,则会获得更好的发展。
 
 
 
  自然,是孩子学习发展的最佳场所
 
  自然,能为孩子的身体健康提供基本的保障。
 
  当孩子们进入到真实的自然中,需要学会如何面对和适应四季的变换、天气的变化和不同的自然环境。
 
  在自然中活动时,他们需要全面打开自己的身体。而身体的投入同时也会给孩子带来更好的身体动作的发展。
 
  自然,是孩子感官发展的最佳场所。
 
  自然中有各种各样的感官信息,如鸟的叫声(听觉)、粗糙的树皮(触觉)、各种各样的颜色和形状(视觉)、自然中各种各样的气息(嗅觉),还有可能找到可食用的野果(味觉)。
 
  当孩子们进入到真实的自然环境时,他们的各种感官会被自然地唤醒,会自然而然地、全方位地去调动自己的全部感官观察和感受自然。
 
  在这种不断应用感官去观察和感受自然的过程中,孩子们的感官能力也相应地得到了发展。
 
  自然,是艺术教育的绝佳场地。
 
  大自然是最神奇的艺术大师,自然是最奇妙的艺术殿堂。
 
  自然之中,万事万物,色彩鲜艳,形状各异。一日之中,从早到晚,从日出到日落,从云起到云涌,哪一处不是充满着灵动的光影、线条、轮廓和各种各样的神奇造型......
 
  自然之中,更是有着各种美妙的声音,风声雨声惊雷声,虫声鸟声蛙叫声,声声入耳,声声奇妙。自然中的声音交织在一起,就是一场美妙的自然交响乐。
 
  孩子们可以尽情地、充分地去观察和感受这些自然之美,然后再用各种各样艺术的方式去呈现、去表达。
 
  自然之中富含生命,是生命教育最为理想的载体。
 
  自然之中,生物都会历经出生、生长和死亡的过程,或周期长,或周期短,但无一例外。
 
  自然之中,生物的存活和生长,都需要一定的条件,如空气、水和阳光等等。自然之中,万事万物,皆有关联,任何一物的变化都有可能影响到整个生态。
 
  在自然中,孩子可以更好地认识和感悟生命,也能够真正地学会关爱和尊重生命,这是人之为人最为基本的“品性”。
 
  由此往外,我们还可以列举更多的方面,最终都说明:自然,是孩子学习和发展的最佳场所。
 
 
 
  自然材料,是孩子最好的玩具
 
  首先,自然的材料易得且相对便宜。
 
  材料相对易得,相对而言也就是比较常见,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这意味着孩子们随时随地就可以开展相关的游戏。
 
  其次,自然的材料相对安全。
 
  自然的材料来自于自然,具有原始的自然性,相比于那些化工材料,基本上不存在安全的隐患。
 
  再次,自然的材料具有更低的结构性。
 
  所谓低结构性,通俗地讲就是孩子想怎么玩就怎么玩。
 
  比如说,一个树枝,孩子可以当做一把剑,也可以当做一把长笛,还可以当做魔法师手中的魔法杖......
 
  这样的材料,给了孩子更多游戏的可能,也更能促进孩子创造力的发展。
 
 
  回溯本源:儿童是自然之子,儿童的教育不能缺少自然
 
  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人是自然的产物,人来之于自然界,又要回归到自然界。
 
  “大自然!我们被她包围和吞噬……我们生活在其中,对她却不熟悉。……她全然生活在孩子之间……”
 
  from:歌德《哲人小语——人与自然》
 
  人,尤其是儿童,与自然具有同一与统一的辩证关系。
 
  儿童是自然的造化,是自然之子。儿童的教育,要回归自然,在自然中,基于自然,也为了自然。
 
责任编辑:殷毓晗

上一篇:在雅安,遇见不一样的自然教育
下一篇:自然教育 | 四川都江堰:“熊猫课堂”助力自然教育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