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乡村振兴 > 列表

“仓山大乐”探秘

2021-01-22 16:15:19   来源:蜀韵文旅/文旅网     作者:桥 歌 

  去年秋天到中江县仓山镇采风,有幸观看了当地推出的一场叫“仓山大乐”的大型艺术表演,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此乐既有北方锣鼓雄浑、粗犷、豪放的特点,又有四川“闹年锣鼓”隽秀的风格。快打惊天动地,排山倒海,叫人心灵震颤;慢打和风细雨,溪水流动,使人心旷神怡。
  中江县仓山镇位于古巴国和蜀国交界的地方,古老而独具神韵,生活在这一带的先民们大多能歌善舞。据《华阳国志·巴志》记载:“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巴师勇锐,歌舞以凌殷人。(殷人)倒戈,故世称之曰:武王伐纣,前歌后舞也。”因而仓山一带,又被誉为“音乐之乡”。我查遍史册,没有发现“仓山大乐”诞生的确切文字记载,只是发现民间有很多传说。其中最多的是:周朝文王时代,文王率众在今四川省三台县潼川镇与南仓山镇毗邻的皂角城与敌方打了一仗,并获大胜,将士们欢天喜地,以盾牌相击、刀枪相撞、奏乐狂舞,以此宣泄打了胜仗后的喜悦心情。由于众多青铜盾牌和刀剑发出的巨大声波像音乐传到文王耳鼓,文王龙颜大悦,于是下令用青铜铸造出类似盾牌的器械,取名“大钹”。后来周朝宫廷乐师将民间流传的鼓乐节拍进行了综合编排,整理成乐谱,每逢作战胜利或粮食丰收,就集体敲击以示庆贺。这样“周乐”就此诞生了。
  “大乐”经历坎坷,才传至今日。唐开元年间,唐太宗李世民在一次偶然出巡中听到此乐高昂动听,演奏队形壮观,其气势是当时唐朝宫廷中的乐曲不可比拟的,遂命名为“大乐”,传令供日后宫中大庆和皇帝出巡之用。宋代战争频繁,每逢盛事,都要演奏“大乐”,以振军威。后来“大乐”曲牌越来越多,气势越来越大,排军布阵离不开它,班师祝捷也离不开它。公元1877年(清光绪三年),“大乐”乐器开始换新,乐谱开始外传。据说距仓山30公里的蓬溪县蓬莱镇(注:现遂宁市大英县)和金堂县淮口镇,均相继派人到仓山学习“大乐”演奏。鼓师由精通川剧乐鼓、细乐、班鼓等在当时巴蜀享有盛誉的乐师担任。此时并对“大乐”乐器和打击方式进行革新,加入了四川“闹年锣鼓”,形成了具有南北器乐交错的打击乐。“大乐”由两组乐器组成:主奏的乐器有脚盆鼓、大钹、大马锣、开山锣等;辅助乐器有铙钹、钗子、苏钹、苏钗、铛铛等。演奏时,主、辅两组乐器重叠交替,时急时缓,时高时低,相交相合,从而形成铿锵有力、优雅激扬的响器乐章。联系到广汉三星堆祭祀坑内发现的编磬、编钟、特磬、于等残片文物,我觉得这又从另一个侧面印证了古蜀国内当时确有“大乐”的存在事实。
  从以上史料和传说可以看出,“仓山大乐”发源于周代的仓山是有历史依据的,首创权应当是仓山当时当地的参战官兵。就是说,“仓山大乐”是古代劳动群众共同创作的,是劳动大众集体智慧的结晶。
  也有另一种版本,说是“大乐”确实起源于周代,但南朝灭亡,“大乐”也随之湮没。清康熙初年,一位周姓宫廷乐师随湖广填四川的移民队伍,颠沛流离来到德阳中江县仓山镇定居。随后,他组建起十几人的乐队,并将其作为每年正月初九的“上九会”出圣驾之用,代表“一元复兴,三阳开泰”。从此,“大乐”代代相传,开始成为仓山镇及其周边乡镇民间各类庆典活动十分流行的鼓乐。现今有学者推崇此种说法,将“仓山大乐”称为遗落在民间的“宫廷音乐”。
  对此,笔者却不敢苟同。原因有三:一是“仓山大乐”从原创来看,完全是普通官兵集体智慧的结晶。这与中国文字、文学的起源一脉相承。宫廷乐师没有打仗或种田收割的生活经历,不可能闭门造车创作出如此粗犷雄浑的乐曲,充其量属于参与搜集、整理、传播而也。二是从乐队的气势看,“仓山大乐”以其乐器大,参演人员众多,曲目丰富,乐舞独特而着称,很适合山地、广场演奏。而宫廷内的大殿能容得下几个大鼓?三是“仓山大乐”纯属打击乐,演奏时音色浑厚,音量宏大,气势磅礴。而“宫廷音乐”大都属于管弦乐、吹奏乐等。要让皇帝老儿及其宫庭内娇滴滴的男女天天听这铿锵之声,这点确实让人有些生疑。
  但不管怎么说,“仓山大乐”起源于周代,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被称为“音乐活化石”应该是不争的事实。
  据悉,中江县委县政府已决定将苍山镇打造成“仓山音乐古镇”,并对“仓山大乐”进行加工完善,使之重放异彩。
 

上一篇:赤水河源观兴美
下一篇:沙湾老街:诗意地栖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