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旅观察 > 列表

新发现:三星堆再“惊”天下

2021-04-27 11:46:54   来源:蜀韵文旅     作者:本刊编辑部 

  历时5个多月发掘,3月20日,三星堆遗址祭祀区新一轮考古发掘阶段性成果重磅揭晓。据介绍,此次新发现的6座祭祀坑已出土文物500余件。全国最大的大口尊、国内同时期最大的金面具、国内唯一科学考古发掘出土的圆口方体铜尊、器型独特的顶尊跪坐人像、3000多年前的丝绸痕迹、百余根象牙……三星堆遗址新发现再次“震惊天下”。
 
  考古学者、业内专家表示,此次考古发现,再次展示了古蜀青铜文明的独特性和创造性,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起源发展的典型实证,对推动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等重大课题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三星堆遗址出土的文物,大多神秘而瑰丽。在造型设计方面,它们与中原文化差异很大,代表了神奇浪漫的古蜀文化。在这些古蜀秘宝中,有许多光怪陆离、奇异诡谲的青铜造型,有高2.62米的青铜大立人,有宽1.38米的青铜面具,更有高达3.95米的青铜神树等,均堪称独一无二的旷世神品。而以流光溢彩的金杖为代表的金器,以满饰图案的边璋为代表的玉石器,亦多属前所未见的稀世之珍。
 
  在时隔34年的新一轮发掘中,神秘的三星堆又有哪些惊人的发现?
 
  最大青铜尊
 
  3号坑发现的青铜尊,经测定,高度达70多厘米,是迄今为止三星堆出土的最大青铜尊。据介绍,这尊青铜尊在埋藏前已经被砸坏,未来将通过泥塑、制膜等方式进行修复。
 
  铜尊显示出是一件大器量的、南方风格的大口折肩尊,特点集中在肩部的装饰上,装饰肩部夔纹带浮雕,有三件圆雕的俯卧鸟,显得更加立体;与之相间的是三个圆雕的兽首,兽首的额部装饰扉棱,清楚表明它们与器物是分铸的。
 
  首次发现丝绸
 
  在4号祭祀坑内发现丝绸朽化后的残留物,并且在土样检测中多次发现蚕丝蛋白。“这是四川首次发现3000多年前的丝绸遗痕。”省考古院文保人员郭建波说,可以证明,3000多年前的古蜀人已经开始使用丝绸。在祭祀坑内发现丝绸,对于了解古蜀人的祭祀行为也有帮助。
 
  丝绸的发现,实证了古蜀文明对中华文明甚至世界文明的贡献。
  半张脸的黄金面具
 
  黄金面具是在5号坑里被发现的。目前推断这件黄金面具是作祭祀使用,但由于其体量比人脸大得多,不大可能是人佩戴,究竟具体是作何使用,目前还无法得出准确结论。
 
  虽然只有半张,但方形面部、镂空大眼、三角鼻梁还有宽大的耳朵,与此前三星堆遗址出土的金面罩和金沙遗址出土的商周大金面具风格十分相似。目前所发现的半张黄金面具重量约为280克,而目前国内所出土的商代最重的金器——三星堆金杖(重463克),此次如果能够完整发现,这件黄金面具将超过金杖成为目前国内所发现的同时期最重的金器。
 
  唯一鸟形金饰片
 
  5号坑出土的长30厘米的鸟形金饰片,修复后展现出了凤凰、孔雀般的典型尾羽特征,这是目前三星堆出土的唯一鸟形金饰片。
 
  “刚出土送至实验室时,鸟形金饰片是长条形的,与另一个金片叠加,由泥土覆盖。”原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馆员马燕如介绍,此前,他们曾以为这是一件器物,经过清理后才发现,原来是两件器物。即使有部分残缺,但形状仍十分惊艳。脖子、翅膀、尾羽渐渐露出,一个长度30厘米左右,宽度18厘米左右的鸟形饰物呈现在大家面前,像一只“金凤凰”或“金孔雀”展翅欲飞。
 
  与金面具不同,鸟形金饰片做工尤薄,整体厚度约0.12毫米。马燕如猜测,与金面具可能需要覆盖在青铜头像面具或木头面具上不同,鸟形金饰片的边缘切割显示,它可能并不是用于包裹在某地,也许是贴在器物上做装饰用的。
 
  集群出土的象牙
 
  3号坑集中出土象牙达120多根。古蜀人为什么对象牙有特别的偏爱?专家推测,成都平原在修建都江堰之前,河流长期泛滥成灾。而中国古代方术家有用象牙魔力殴杀水神之法,因此古蜀人用象牙祭祀,可能期待象牙发挥镇杀水中精怪的作用。
 
  如此数量巨大的象牙,对于考古工作者来说,既是惊喜,更是挑战。因为直至今天,文物保护界还没有一种较为成熟安全的方法,可以用于古蜀象牙的保护。目前文保人员通过材料筛选、失水试验和光老化试验,采用有机硅将象牙暂时封存的方式,从而使象牙隔绝外部环境,为进一步研究更安全的保护方法争取时间。  
 
  责任编辑:王美裕

上一篇:考古之旅:37次发掘三星堆
下一篇:“寻游赏品绘”五个关键词 新津区长推介“精准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