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巴蜀文化 > 列表

兴文建武古城:尚存的明卫所活化石

2021-01-11 10:30:34   来源:《蜀韵文旅》/文旅网      作者:张毅 

  兴文县建武城所在,明代为山都蛮控扼。万历元年(公元1573年),明廷发动九丝之战,肃清当地山都蛮势力,而后于此置建武千户所,同时营建建武所城,这就是今天建武古城的起源。
  卫所从单纯的政治组织、军事堡垒、屯田单位开始同地方民族文化融合,整个过程充斥着汉民与少数民族的族群互动,最终形成复杂多元的地域文化。以卫所的设置、营建、开发为线索,将建武的建筑风貌、民俗文化串联起来,无疑将丰富兴文文旅资源的运用,为兴文旅游事业的发展打开崭新的局面、迎来新的生机。
 
  说起宜宾市兴文县的建武古城,你或许很陌生。百度“兴文县”词条记载:“唐高宗仪凤二年(677年)置羁縻晏州……明太祖洪武四年(1371年)降为戎县。明万历元年(1573年),在建武、在九丝之地发生了一场大战,这场战争让“戎县”改名为‘兴文’。”1573年的九丝大战,改变了这个行政区域的名称,也改写了这里的历史。
 
  兴文县建武城所在,明代为山都蛮控扼。万历元年(1573年),明廷发动九丝之战,肃清当地山都蛮势力,而后于此置建武千户所,同时营建建武所城。这就是今天建武古城的起源。兴文县志光绪版《经略平蛮善后疏》载明了修建建武城的事:“随踏得武宁一处,地土宽厚,风气凑集,坐西面东,前对文印山,后坐金鸡岭,左扼平蛮,右倚都定,应于本处建城以为雄镇。就前面大河为濠,城制周围计九百丈,开东南北三门,内设总兵兵备道衙门,同知府馆,守御千户所,坐营公署,仓场库狱,城隍庙旗纛、神庙各一所,修盖营房一千二百间,另立演武厅于马草坡……”由此可见明军建设的建武城的规模。
  《皇明大事记》也载:“内官寨地广衍,气候甚平,即其中筑城曰‘建武’。”建武为城,是万历皇帝亲自命名。城的修建由总兵刘显亲自督造。
 
  建城后“设总兵兵备佥事坐镇之,隶以安边,同知一、守备司一、坐营司一、守御千户所一”,且周边“其他阨寨,悉设堡戍守官兵,则自泸州卫中前二所徙置焉”。可以看到,不论是所城的选址还是建造都带有浓厚的政治军事色彩,盖因建武卫所设立本身就是明、清两代重要制度的体现。它同周围的九丝城遗址、都都寨遗址,成规模、成体系地再现了明廷在西南地区推行改土归流、广设卫所的历史现象。
 
  卫所是明代主要军事制度的基本组成单位。明太祖在借鉴隋唐府兵制的基础上,创设卫所制度,从京师到州县皆设卫所。具体的建制是:一个标准的卫,下辖左、右、中、前、后5个千户所,每个千户所有军人1120名;千户所下辖10个百户所,每个百户所112名军人;百户所下还设有总旗、小旗。卫所军户世袭,家人与之同驻,除去日常的军事任务外,还需要参与屯垦,以实现寓兵于农、屯守结合。
  从明朝初年开始,朝廷通过剿抚并用的方式,逐步实现了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改土归流,将原先松散的土司管理区域纳入中央王朝的管辖体系,并在这些地区设置密集的卫所,以实现对此区的严密管控。这一系列的政治军事手段也逐步催生了卫所文化。卫所从单纯的政治组织、军事堡垒、屯田单位开始同地方民族文化融合,整个过程充斥着汉民与少数民族的族群互动,映射出政治军事构想对经济文化的塑造,最终形成复杂多元的地域文化。这尤其体现在兴文建武千户所这样的实土卫所中。
 
  今天,徜徉在九丝的土地上,依然会为400多年历史的遗存而感怀。
 
  建武丰富的石刻资源是卫所政治军事文化的体现。建武城崇报祠原有八块刻文石碑,今仍存曾省吾撰书的《功宗小记碑》、翰林院经筵讲官南充任瀚《西蜀乎蛮碑记》、国史馆修撰富顺李长春《平蛮颂记》、潼关兵备道宜宾周文《平蛮颂》、送四川巡抚曾省吾克平九丝之作《戎平行》五块,古城近旁的九丝山还有浙江布政使宜宾李文续所撰《都督刘公生祠记》,另有《西关崖下碑》和《九丝崖诗刻》。建武石碑与九丝山石刻互相补充印证,比较完整地还原了明代中央王朝消灭都掌蛮的事件。
 
  都掌蛮,是历史上长期活跃于南广河流域的包括僰人在内的多个族群的合称。尽管他们作为独立民族的历史已经消亡,但一些实物遗迹和风俗文化却幸运地保存了下来,比较有代表性的有铜鼓、岩画和悬棺葬。这些文化的代表性符号在建武一带有不少出土发现,同时也有一定的史料印证。至今兴文县博物馆馆藏兴文各地出土的铜鼓10面。在建武城脚下“三大司令”“手把岩”“酉阳沱”密布古悬棺遗留。而“酉阳沱”背后的“老鹰岩”悬棺遗址,至今尚存兴文县唯一的古棺木一具。以卫所为坐标,将少数民族的兴亡史同中原王朝王权的推行结合起来,有助于我们完整地审视都掌蛮汉化与消融的过程,反思民族发展的轨迹。
 
  卫所的设立伴随着一定数量的军事移民。九丝大战后,建武所留兵一万七千六百余人,这些军士的家人也随之来到此地。大批移民为当地注入新鲜的劳动力、生产技术,造成了原籍与迁入地直接的文化交流。移民的军屯更与当时的商屯、民屯一起,以卫所为中心向外扩散,奠定了当地经济发展的基础。来自各地操着各种口音的军事移民们在建武这块土地上语音交流,形成了卷舌和翘舌音很重、有别于附近区域的独特口音,这就是当地所言的“建武话”。
 
  卫所城市是卫所文化的重要遗存。明代,建武城初成时,“城周四百八十二丈,上阳桥四百四十间,下水洞二座,三门。各楼中为两院行台,为兵备道,为总帅府,为安边同知署,为坐营守备厅,为建武所,为仓储,为学舍,为城隍旗纛庙。外堡十五,墩二十二”,望之“长堞巉巉,穹楼岩岩”,且四周“阪田峛崺,膏腴渗漓”,楼宇充栋,堡垒坚固,屯田井然有序,这是典型的卫所城市景观。今天建武古城本身的建筑遗存就是卫所聚落文化的一种体现。
 
  建武千户所到清初撤所改厅,从军事卫所体系划归一般的地方行政体系,卫所鼎盛时期告一段落,正是清初卫所裁改大流中的一员。且建武处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极具代表性。卫所裁并给当地社会造成了怎样的影响?这也是建武卫所文化值得深层挖掘的一个方向。
 
  建武所从设立到裁并的全过程正是明、清两代卫所制度从发展到衰亡的缩影,建武城的聚落发展、建筑遗址和风俗文化都打上了深刻的卫所文化印记。以卫所的设置、营建、开发为线索,将建武的建筑风貌、民俗文化串联起来,无疑将丰富兴文文旅资源的运用,为兴文旅游事业的发展打开崭新的局面、迎来新的生机。  
 
  责任编辑:王美裕

上一篇:跟着唐诗宋词游成都
下一篇:一碗富顺豆花 吃出百味花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