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旅观察 > 列表

全国高校艺术家为艺术乡建“支招” 探讨乡村振兴新路径

2021-07-26 11:02:51   来源:封面新闻     作者:杨金祝 

  在乡村振兴建设中,艺术扮演着重要角色。如今,艺术乡建的模式也逐渐多样化,包括将扶贫与扶智相结合,帮助村民开展艺术创作,或者用艺术的形式改善村庄颜值,助力美丽乡村建设等。
 
  如何让艺术乡建推动乡村更美好,成为老百姓美好生活的助推器?近日,全国高校艺术家联动起来,共同为艺术乡建“支招”。
 
  7月18日-23日,来自四川美术学院、西南大学、四川音乐学院、西南民族大学等四所川渝高校及全国艺术家们深入重庆市酉阳县何家岩村,共同探讨艺术乡建的无限可能。
 
  来到何家岩村后,艺术家们便开启了“乡村漫步”之旅。在层层蔓延的梯田里感受农耕文化,在古色古香的村寨里与当地村民共唱共舞,体验少数民族风情。住进当地村民家中,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对何家岩村的建筑、道路、生态情况做全面了解后,艺术家们进行了创作地区域划分,每所学校针对不同区域实际情况,在整体统一性的原则下,局部进行单独构思和艺术创作。
 
  “乡村艺术不是艺术家自娱自乐的事情,艺术作品必须跟当地环境、历史文化紧密相连,以村民为主体,考虑村民的想法和需求,在富有生态性的何家岩村里,艺术家的介入应顺势而为,而非仅仅凸显艺术个性。”本次艺术季特邀嘉宾、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吕品晶在分享会中谈到。
 
  在乡村中的艺术绝不仅是纸上空谈,更多依靠本地工艺、就地选材,充分挖掘在地的人文力量,让美学蓬勃生长。艺术季特邀嘉宾、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朱小地曾表示:“乡村艺术不是简单的装置艺术,要考虑村民实际需求,比如排水、夜晚路灯等公共设施,用艺术形式进行处理和包装,才能跟上城市的步伐,如果只是简单的、盲目的把城市已经成熟的东西放入乡村里,那乡村无疑就变成了城市的再版”。
 
  乡建过程中的艺术作品,特别强调对乡村生活的抓地力和可持续性,从而实现与村民的真正参与,和对乡村更好地活化。在少数民族文化丰富的何家岩村,秀娘手中的“苗绣”、传统的原声民歌、村民们家家户户堆的木材、脚下的小桥、村民们聚会的木亭、闲置的院坝、石头围墙等等在地元素,都被艺术家们看在眼里,思考着人与自然、人与土地、人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将农事和文化、记忆和童趣、山水和乡愁诗意地进行结合。
 
  据悉,整个8月至9月上旬,川渝两地的艺术家们将再次深入何家岩村进行落地创作。预计在9月中旬,30余件艺术作品最终在何家岩绽放,以艺术为核心促进酉阳文旅产业发展,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  
 
  责任编辑:王美裕

上一篇:四川道孚县举行第六届安巴文化旅游季文艺晚会
下一篇:双城绿动话发展 川渝作家环保行|生态文学采风活动圆满收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