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旅观察 > 列表

成都市温江区寿安镇 做足“旅游+”文章 激发全域旅游新活力

2021-06-02 11:30:28   来源:蜀韵文旅     作者:云影 

  成都市温江区寿安镇地属温郫都国家级生态示范区腹心地带,是全国花木之乡、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成都市历史文化名镇。寿安镇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是花木编艺发祥地、川派盆景发源地,寿安镇天星村花木编艺于2020年成功申报第七批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内有文物保护单位4处、不可移动文物31处,其中包括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寿安陈家大院(陈家桅杆)、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鱼凫王墓、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柏灌王墓、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圣修堂。代表性的文旅产品还有桂花、盆景、编艺“一村一品”特色村落3个,岷江书院、九坊宿墅、淼兮帐篷、一亩原乡等精品民宿7家。
 
  近年来,为构建全域旅游新格局,寿安镇强化顶层设计,推进业态融合,凸显林盘特色,生动诠释乡村振兴战略绿色路径。
  如何打造全域旅游?
 
  为构建全域旅游新格局,寿安镇通过强化顶层设计、推进业态融合、完善要素保障等措施,做足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大文章。
 
  强化顶层设计构建新格局
 
  一是加强组织架构。寿安镇坚持党政主抓,多级联动,成立了“两个创建”领导小组,对照“两个创建”工作任务和具体文旅项目,实施重大问题例会制度和项目督办服务制度,确保工作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二是明确发展目标。寿安镇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新发展格局,聚焦温江“五个之城”实施路径和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进一步明确建设“微度假目的地、公园城市生态价值转化示范地、高品质乡村生活宜居地”目标,全力推动“两个创建”工作。
 
  三是强化规划引领。在全区四级规划体系、健康产业功能区规划的统领下,按照“先策划后规划”思路,加快编制全域乡村规划、特色镇专项规划、历史文化名镇规划、农房风貌控制性规划等,形成“1+15+N”规划体系。
 
  四是深化利益联结。推广“社会公司+国有公司+村集体经济组织”“社会公司+村集体经济组织”合作模式,将效益到户发挥到最大化,实现发展成果共享,共同创建美丽乡村。
 
  推进业态融合释放新效能
 
  文旅融合、产业创新将为旅游业发展提供广阔空间。寿安镇牢牢抓住这一契机,做好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大文章。
 
  一是做好“旅游+文化”文章。寿安镇围绕编艺公园3A级景区、柏灌王墓、陈家桅杆等优质文化旅游资源,建成并投运岷江书院、九坊宿墅等民宿7个,继续加快推进呆住天鹅湖、花间堂淼兮黉门等8个项目,形成天星编艺、百花盆景、岷江桂花等“一村一品”特色发展格局,推动和合之道公共艺术园区发展,带动旅游产业发展。
 
  二是做好“旅游+农创”文章。寿安镇从川派盆景、花木编艺、岷江桂花谋突破,打造出初具名气的“凫猫”“桂花精油”等30余种农创产品,研发新、奇、特花木产品30余种,建设编艺博览园、创研中心、微盆景园集市等4个项目,推动花木精品化,扩大寿安旅游的知名度、影响力。
 
  三是做好“旅游+养生”文章。寿安镇推动岷江桂雨等项目,结合桂花文创村落建设,打造“花木+康养”;推动二三里项目、希望里项目,突出“文化创意”主题,打造“花木+文养”。
 
  着力旅游赋能彰显新内涵
 
  一是以“节”为载体,塑旅游品牌。寿安镇积极参加成都文创周、花木博览会等节会展销,举办桂花节、编艺节、盆景节等旅游节庆活动,开展和合之道公共艺术创作营、定向研学等活动,实现“周周有亮点、月月有活动、四季有主题”。
 
  二是以“文”为内核,助产业升级。寿安镇与第三方机构合作,深入挖掘岷江桂花、盆景编艺、古蜀鱼凫等历史资源,创新研发“桂花+”“编艺+”等文创产品10余种,出口20余个国家,销售额达400万元,为传统产业插上了“旅游”的翅膀。
 
  三是以“道”为链条,串精品场景。寿安镇围绕21.7公里的北林绿道大环线,构建“大环线套小环线”体系,以绿道为纽带,有机串联产业、景区、民宿,先后建成编艺园、盆景园、桂花园精品旅游环线,有效实现了景观景点、特色产业和新兴业态的有机串联。
 
  完善要素保障激发新活力
 
  一是完善基础配套。寿安镇加快推进18个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新建、改建道路20余公里,修建生态沟渠30余公里,配套旅游厕所6个、游客服务中心1个、生态停车场4个,不断提升游客的满意度、舒适度。
 
  二是强化风貌整治。寿安镇联合西南交大等高校,编制了全镇45个林盘聚落的保护性规划;加快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完成林盘、园子等景观点位13处,打造5个文化景观节点,完成柏灌王墓保护工程,提升了镇村风貌和环境品质。
 
  三是全域景观提升。寿安镇持续完善21.7公里的北林绿道景观打造和管护,加快绿道沿线游步道路、停车场、旅游厕所、导视系统等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打造了汪家湾花海、和合之道国际公共艺术公园,实施成青路“前店后厂”景观提升计划,形成全域立体彩化,四季有花的动态序列景观。
  下一步有啥打算?
 
  针对旅游产业比重不高、旅游资源开发不深、鲜明的文旅产品不多、旅游接待能力不足、市场推介度不广等薄弱环节,寿安镇做出了许多创新性的尝试。接下来,寿安镇将开展好以下工作。
 
  项目带动打造文旅场景
 
  寿安镇把价值导向、文化风格、美学特征和行为符号融入具有特色的场景空间中,力争包装策划项目102个,招引落地项目10个,加快推进项目20个,将寿安打造成为有生态、有文化、有故事、有机会、“村景相融”的多元场景乡村,为旅游产业发展提供多点支撑。
 
  在岷江村、汪家湾社区区域,以岷江桂雨、九坊宿墅二期、微盆景集市等项目为支撑,着力延展“康养+桂花”产业链,打造多彩桂雨养心新场景。
 
  在东岳社区区域,以北林绿道景观提升为依托,以大地景观为特色,保护性开发金马河、江安河生态资源,绘就生态涵养新场景。
 
  在吴家场社区、喻庙社区及新长青村区域,依托淼兮黉门、呆住天鹅湖、乐古浪等项目建设,发展医疗美容、中医疗养和康复疗养等,打造寿安康养度假新场景。
 
  在天星村区域,以编艺公园为核心,以二三里、紫陌林项目为支撑,加快推进林盘工作站打造,聚力发展“编艺+”产业,建设编艺文旅新场景。
 
  在百花社区区域,以百花盆景公园为核心,打造研学旅行基地,发展盆景艺术创意、艺术康养、展览集聚的川派盆景艺展新场景。
 
  生态优先实施五大工程
 
  实施“林间水常流”工程。以岷江村、天星村等为试点,启动全域水系生态修复,逐步梳理全域水污染、干支斗农渠道修复、湿地修复等方面的问题清单,形成长期整改方案,重新展现江安河、金马河、杨柳河三河沿岸“百湖千渠、万木迎春”的美丽画卷。
 
  实施“四季花常开”工程。坚持以“一村一品”为特色,推进林盘院落增花“添彩”,实施“两拆一增”和“金角银边”街区公园建设,优化形成“十里樱桃园”“庆云沙场银杏林”“枫林木”等亮彩场景,打造更多“门户”景观。
 
  实施“园林景常在”工程。结合北林绿道、花木产业,打造寿安镇内部慢行廊道,提升桂花村公园、盆景公园、编艺园公园的乡村表达,打造景观节点10余处、观景道路800余米,规划旅游线路2条。
 
  实施“农房风貌优”工程。与高校合作,创新成立农村民居设计研究室,按照“整田、理水、改院、护林”原则,对全镇林盘院落进行整体设计,引水入院、引水入林,打造出“手作坊”“书院”等主题建筑。
 
  实施“院落美常存”工程。深入推进“美丽四川·宜居乡村”建设,扎实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坚持铁腕治气、重拳治水、科学治土、全域增绿,彰显村落特色、保持乡土风情,营造整洁、有序、文明、美丽的乡村环境。
 
  以人为本提升旅游质量
 
  按照主客共享理念,不断完善汪家湾花海、微盆景园等旅游服务设施,加快推进成青路景观提升和场景打造,持续完善编艺园、桂花园等配套设施;同时成立由镇、村两级联动的监督检查体系,不断优化旅游市场秩序,及时解决游客诉求,为游客提供良好的旅游环境。
 
  开发开放壮大产业效益
 
  围绕编艺、桂花、盆景求突破,鼓励支持文旅双创,策划“寿安礼物”,开发具有寿安特色和竞争力的旅游产品,不断扩大编艺产品、桂花源文创IP的影响力,推进旅游品牌化,不断壮大产业效益;推进“走出去”战略,每年组织村(社区)、农户,积极参加成都文创周、花木博览会等大型展销展示,助推寿安的旅游吸引力不断增强。
 
  文化挖掘推进集群发展
 
  以盆景、编艺为核心,不断挖掘盆景、编艺的历史源流、制作技法、名人故事,依托编艺园、盆景园,不断推进“盆景+”“编艺+”产业集群发展;以岷江桂花为核心,以桂花园为载体,借力成都文创周等展示展销,做大做优“桂花+”产品,形成产业集群发展;以鱼凫王墓、柏灌王墓、陈家桅杆等历史文化资源为依托,在周边打造文化性景观,提供文创旅游产品,形成以古蜀鱼凫为核心的产业集群。
 
  品牌营销讲好寿安故事
 
  加大对外品牌营销力度,结合编艺节、盆景节等特色文旅活动推介,利用微信公众号、网络直播等平台,线上线下同步宣传,讲好“寿安故事”,推动旅游品牌、文化活动、形象宣传三者有机融合,实现“文化走出去,游客引进来”。  
 
  责任编辑:王美裕

上一篇:擦亮生态底色 让萤火不灭 ——专访青神县文化广播和旅游局局长余瑶
下一篇:凸显林盘特色 留住寿安乡愁 ——成都市温江区寿安镇乡村振兴中的绿色路径